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中科摩通:与万帮数字能源达成储能项目战略合作

发布时间:2023-08-29

2023年5月,中科摩通定点了万帮数字能源工商储电池自动化产线项目,双方围绕储能电池领域正式开启进一步战略合作。

 

中科摩通从2020年开始深度布局储能产业,目前已拥有百人技术团队,累积了丰富的客户案例,跻身储能电池智能装备第一梯队。作为“亚洲数字能源独角兽”,万帮数字能源于2021年对中科摩通进行了A轮投资,而此次储能项目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推动产业发展。

 

 

中共中 央政治局4月28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今年1月,江苏省常州市委市政府发布《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提出要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支持新能源与储能设施融合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储能电池出货量迎来喜人成绩。

万帮数字能源是一家以充电设施为基础业务的数字能源企业,其目标是瞄准未来交通电动化,面向电动车主多场景需求打造数字化能源网络。目前,星星充电形成了“硬件+软件+服务”的业务模型,并且在移动能源领域提出了“云管端”的业务形态,能够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多种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乘着新能源的东风,不少充电企业也早已折戟沉沙,万帮却能直济沧海,多元化的业务是其经验之一。面向未来,万帮更不囿于充电,而是展开了移动能源网的布局,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全领域的影响力。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均将发展新能源技术视为引 领新一轮能源革 命以及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新能源技术正以前所 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中科摩通坚持为储能电池、PACK系统等新能源储能领域提供全方位智能制造方案:

- 储能电芯产品系列:方壳磷酸铁锂电池,容量50ah-320ah 全系列产品覆盖

储能电芯产品示意图

- PACK系统:家储和工商储,液冷和风冷,可实现单线换型兼容,换型时间低于2H

PACK产品示意图

 

中科摩通实际客户案例

整线同时考虑了电芯从50-280Ah等5款产品的多样化切换,自动化率达到90%,可满足客户从8-15ppm高节拍产能要求。交付时间:3个月实现快速交付生产。

 

产线集成了:电芯扫码测试、电芯上料、大面贴胶、模组堆叠打包、极柱激光清洗、Busbar激光焊接、模组EOL测试等关键工艺。

 

 

中科摩通实际客户案例

 

整线设备设计满足蓝本电芯和蓝本模组生产,兼顾自动化以及柔性化,同时又满足了高节拍要求。交付时间:3个月实现快速交付生产。

 

产线集成了:单线产能12-20PPM定制化设计,单日处理电芯数量10000+掌握整线关键核心工艺(视觉、焊接、电测、物流、MES等),具备自主研发制作能力,关键工站皆已实现定制化、标准化设计(全自动贴胶工站、自动焊接工站、自动测试工站、模组自动入箱紧固工站)

 

随着新能源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新能源纯电动装备的飞速发展,储能的发展前景也将不可限量。未来,储能不仅会“建起来”,还会真真切切地“用起来”。只有通过全 面推进储能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支撑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科摩通将不断努力,专注于新能源产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助力中国能源转型升级,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重要贡献。


最新动态

新品首发 | 中科摩通空心杯电机自动化装配线

2025-11-21

在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产业化的浪潮中,空心杯电机作为手指关节的核心动力单元,其性能与量产能力直接决定了机器人手指动作的流畅度、精准度与人机交互的体验感。行业研究表明,空心杯电机凭借“高功率密度、毫秒级响应、低惯量运行”等特性,已成为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动力系统的“黄金选择”。在此背景下,中科摩通重磅推出空心杯电机自动化装配线,以“智能智造+精密管控”的双重突破,为行业呈上一份“规模化、高品质”的核心部件解决方案。【破局】以自动化装配线重构空心杯电机量产逻辑长期以来,空心杯电机因结构精密、制程复杂,其量产能力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中科摩通空心杯电机自动化装配线的推出,为缓解这一行业痛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智能协同的“智造生态”:装配线深度融合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等技术,构建起“上料-装配-测试”全流程无人化协同体系。在核心工序中,机械臂精密控制完成菱形绕组排布、永磁体转子对位等操作,彻底摆脱人工干预的误差,确保每一台电机的性能参数高度一致——这为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的“动作一致性”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效率与精度的“双维跃升”:通过模块化产线设计与智能节拍优化,装配线将单件电机的生产周期大幅压缩,实现“高效量产”与“精密制程”的完美平衡。其不仅能满足客户对“定制化、高性能”电机的需求,更能为产业化阶段的大规模交付提供稳定产能,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技术原型”向“商业产品”跨越。【赋能】为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注入“灵动基因”在人形机器人场景中,中科摩通自动化装配线生产的空心杯电机,正推动其性能向“类人化”方向突破:针对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驱动的技术需求,该装配线生产的空心杯电机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形成针对性优化。·毫秒级响应,让动作更具“人性温度”:电机转动惯量的优化设计,使其对控制指令的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手指关节能像人类手指一样“指令即动作”,无论是抬手、翻转还是细微的手指操作,都能呈现出流畅自然的动态表现,大幅提升人机交互的真实感。·高功率密度,解锁“力控自由”:装配线对菱形绕组排布、无铁芯结构的精密管控,让电机在有限空间内释放出强劲扭矩。这种“小体积、大能量”的特性,为人形机器人手指关节赋予了“大负载下精准发力”的能力,使其能轻松完成抓取、搬运等复杂任务,拓展应用场景的边界。【领航】中科摩通:以智造之力赋能行业未来从人形机器人执行器自动化装配线的技术积累,到空心杯电机自动化装配线的落地,中科摩通持续聚焦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制造环节。此次装配线的推出,是其在精密电机智造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既承接了此前在核心部件研发上的技术沉淀,也进一步完善了从部件设计到规模化生产的全链路能力,体现了对人形机器人核心制造环节的深耕态度。未来,中科摩通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耕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通过对装配线的迭代优化,为机器人产业的国产化、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共同探索人机协作的广阔未来。
摩通萌新 生日首秀

2025-11-21

严家祥:以技术积淀与创新视野,引领中科摩通汽车工业事业部迈向智能化新征程

2025-10-31

在中科摩通汽车工业事业部的发展蓝图中,总经理严家祥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与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为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的核心力量。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九三学社社员及高级工程师,他拥有二十余年外资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开发经验,同时担任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上海市科委专家库专家及浙江智能网联汽车专委会专家,始终站在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前沿。01 从理论到实践的引领者严家祥的职业生涯始终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他深耕汽车零部件智能装备领域,主导过多个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技术攻关项目,涵盖线控底盘、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模块。其著作《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已来》与《智能网联汽车-线控底盘技术》,不仅系统梳理了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脉络,更通过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路径,成为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加入中科摩通后,严家祥全面主导汽车工业事业部的日常研发与管理工作。他推动团队聚焦智能化装配、数字化产线等关键技术,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产品优化,助力事业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02 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的践行者近日,严家祥凭借其在产业协同中的突出贡献,被正式评定为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和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及浙江省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这一身份不仅是对其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更体现了中科摩通在区域产业生态构建中的积极参与。严家祥深度参与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技术标准制定与资源整合,推动跨区域技术合作与产业链协同。同时,作为浙江省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协会的核心成员,他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突破,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探索线控底盘、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03推动行业规范化的推动者严家祥深知行业标准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他与中科摩通董事长赵丹共同参与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电子冷却水泵》和《无人快递车自动驾驶及寄递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填补了国内低速无人车测试领域的空白。该标准从感知系统、决策控制到执行机构,系统性规范了无人快递车的测试流程与技术要求,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测试范式,助力智能物流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中科摩通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严家祥作为行业专家的责任感——通过标准化推动技术普及,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先机奠定基础。04 从汽车工业到人形机器人的跨界探索面对智能制造的多元化趋势,中科摩通在严家祥的带领下,已将视野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依托在汽车工业领域积累的精密装配、运动控制等技术经验,团队正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潜力。目前,相关技术攻关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未来人机协作、智能服务等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严家祥表示:“无论是汽车工业还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都在于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中科摩通将继续以技术为纽带,推动跨领域融合,为智能制造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从理论研究者到产业引领者,严家祥以二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热忱,诠释了工程师精神与行业情怀的完美融合。在中科摩通,他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未来,将继续以智慧与担当,引领中科摩通汽车工业事业部在新能源汽车与人形机器人的双赛道上协同发展,为中国“智造”贡献更多力量。